宿州市埇橋區:產業進階開辟家居“智造”新賽果博平台道
发布时间:2025-01-30 06:08:37点击:
工人完成備料后,剩下的流程全部交給機器人,僅10多分鐘就造出一扇無漆靜音門﹔隻需點開手機App,就能實現一鍵遠程關窗……春節前,記者對宿州市綠色家居產業園進行探訪,這裡的智能化生產設備和極具科技含量的家居產品令人驚嘆。
近年來,宿州市埇橋區抓住傳統家居行業轉型升級的契機,堅持科技創新引領,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埇橋區從低端的旋切木片產品起步,逐步實現“旋切木片—膠合板—全屋定制—智能家居”的產業進階,不斷推動家居產業邁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也推動了該區家居產業全鏈條發展。
埇橋區以綠色家居產業園為依托,2024年綠色智能家居產業集群產值突破65億元,培育出一個富民興區的支柱產業。
“這是我們新下線的光伏托盤產品。你聞聞,是不是隻有木材的味道,完全沒有膠水的氣味?我們通過科技攻關,生產出E0級板材,果博app產品更加綠色、健康。”宿州市原和木業有限公司總經理呂前龍告訴記者,公司通過技術升級、科研成果轉化,年產值連年增長,去年突破7000萬元。
原和木業是埇橋區順河鎮一家板材加工企業。上世紀90年代,該鎮以粗放的旋切生產為主,產品附加值低。隨后,企業紛紛引進膠合板生產技術,開始第一次產業升級。
“剛開始技術水平低,膠水質量跟不上,板材很遠都能聞到味道。”呂前龍說,為了順應消費者對於零甲醛環保建材的需求,板材企業紛紛更新設備、改進工藝,提高產品競爭力。
“經過20多年的產業調整,全鎮板材企業實現了從旋切到膠合板的轉型升級。26家規上板材企業生產的E0級膠合板佔比70%以上。”順河鎮經濟發展辦公室負責人權通坦言,傳統板材產業處在家居產業下游,要實現產業鏈、價值鏈的攀升,提升科技含量是必經之路。
過去隻能當作柴火燒的楊樹枝椏,搖身一變,成為國內外市場緊俏的中高密度纖維板。在綠洲森工股份有限公司,記者目睹了科技創新如何打造出一片“綠洲”。
“我們經過技術處理,施加合成樹脂,在加熱加壓條件下壓制成人造板材。”公司質量控制工程師常志成介紹,經過高溫蒸煮和高壓處理,中高密度纖維板具有良好的防潮、防火、防虫蛀性能,企業根據客戶需求可定制高防潮板、防霉板、阻燃板等多樣化產品。在環保等級上,除了E0級密度板,企業還能生產更高標准的ENF產品,超低甲醛釋放量更符合綠色、健康、生態的理念。
“全鎮現有工業企業135家,其中年產值超過2000萬元的納統規模以上板材企業26家。板材加工行業成為順河鎮的主導產業。”順河鎮副鎮長張偉告訴記者,2024年,該鎮板材企業累計產值27.6億元,實現稅收超2.3億元,帶動就業4155人,企業員工月均收入超過5500元。預計今年全鎮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將再增加3家。
“這都是我們開發的全屋定制產品,不僅能實現空間高效利用,也更具設計感。”公司負責人告訴記者,企業原本主打黑胡桃實木家具,這兩年重心開始轉向全屋定制,“消費者更喜歡根據他們的需求開展個性化定制。”
2016年,埇橋區順應市場需求,充分利用豐富的林業資源,進一步推動“板材—家居”轉型升級。該區大力發展集板材加工、家具制造、智能家居等於一體的產業集群,著力構建高端綠色家居全產業鏈。
從板材加工到全屋定制,從低端產業到產業鏈延伸,宿州綠色家居產業園應運而生。
宿州綠色家居產業園總體布局為“一核兩區”,其中核心區面積4.9平方公裡,主要招引智能家居、全屋高端定制等產業﹔兩個集聚區分別位於順河鎮和符離鎮,面積36.8平方公裡,以綠色板材深加工產業為主。
為了開發豐富多樣的全屋定制產品,家居企業不斷增強創新意識,提升創新能力,讓埇橋家居產業逐步邁向行業高端。
在安徽瀚之源科技有限公司,記者見到兩棟精美的木屋。“這是公司生產的木屋,由重組木建造而成。”公司市場部經理郭和瑞告訴記者。
重組木是一種新型人造木材,經過多種工藝處理后,再經過重新組合,能有效改變其木質鬆軟、密度小、易形變等缺陷,使其密度增大,強度增高,耐水性能、防腐性能等顯著提高。
“我們用重組木生產的木屋,能夠防水、防火、防腐、防虫蛀,符合園區綠色發展理念。”郭和瑞說,公司還研發生產了裝配式木結構,“一棟200多平方米的兩層木屋別墅,僅需十天左右即可完成搭建,大大縮短了施工周期。”
出門在外,突然下起暴雨,家裡窗戶忘了關怎麼辦?打開手機App,即可實現一鍵遠程關窗。
在宿州綠色家居產業園,一家門窗企業新推出的智能門窗產品廣受消費者追捧,已經售出3萬套。
“我們引進高端制造設備,構建數字化智能門窗生產平台,依托工業4.0智慧工廠開啟門窗智造時代。”企業負責人說,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不斷發展,智能門窗功能會越來越強大。
智能化是傳統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方向。越來越多的家居企業從傳統制造轉向智能制造,引領全新的智能生活模式。
“我們也在積極探索將智能化模塊與全屋定制相融合。比如,未來在衣櫃中加入一些智能模塊,讓衣櫃自動實現殺菌、消毒、除味。”一家全屋定制企業負責人告訴記者。
智能化是家居行業的發展趨勢之一。誰能率先開發和運營智能化場景,誰就能搶佔市場先機。據埇橋區綠色家居產業管理服務中心副主任劉冰介紹,宿州綠色家居產業園未來的目標就是全屋智能。
綠色家居產業園從政策扶持、創新驅動、技術改造等多維度發力,持續推動園區產業朝著高端化、智能化方向邁進。
產業園鼓勵企業引入工業機器人、自動化生產線等智能制造裝備,提高生產效率。聯合金融機構,為企業提供低息貸款,幫助企業解決資金難題。截至目前,園區60%以上的規上企業已啟動數字化轉型。天東等公司均已完成生產線智能化改造,效率提高1倍以上。
“我們積極承接長三角、京津冀等地辦公家具、定制家居等產業轉移,推動產業鏈向上下游延伸,實現延鏈補鏈強鏈。”劉冰告訴記者,目前園區已初步形成木材加工制造集聚區,研發設計、全屋定制、家具制造在核心區的綠色家居產業鏈集群,現有各類企業200家,其中規上企業98家,提供了1.5萬余個就業崗位。
“我們由本地配套企業供應的原材料佔比已達60%左右。”宿州TATA工廠負責人說。
據了解,宿州綠色家居產業園將以延鏈補鏈為招引方向,針對性地引進智能馬桶、智能門鎖等智能家居企業以及特色化、個性化家居企業。
從“生產一張板”到“智造一個家”,埇橋區家居產業實現從低端生產向中高端產業的晉級,傳統產業“新”勢能日益澎湃。(記者 張玉芳)
人民日報社概況關於人民網報社招聘招聘英才廣告服務合作加盟供稿服務數據服務網站聲明網站律師信息保護聯系我們
人 民 網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權 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